搜索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找到第二曲线

来源:火狐体育下载 日期:2024-07-14 07:11:18 浏览量:21次

  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里,有起始期、成长期、高峰期、下滑期和衰落期。

  第二曲线,就是在高峰期到来或者消失前,找到另一条新的高成长性曲线,获得持续性增长。

  逍遥子陪伴阿里16年,一路从CFO做到阿里CEO、集团董事会主席,参与了几乎阿里所有重大事件。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微软,在比尔盖茨功成身退后,第二任CEO鲍尔默延续第一曲线,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微软营收增长了4倍。

  但遗憾的是,微软公司的市值却下降了近一半,因为微软错过了互联网的红利期。

  直到第三代CEO纳德拉结合大势所趋,推出了云业务,微软才再次超越苹果,夺回市值第一的宝座。

  任何企业、任何业务都不可能无限增长,总会遇到一个增长放缓的节点,这个节点可能受限于组织熵增、市场环境变化、市场之间的竞争或者新技术涌现,只有突破这个瓶颈,才能再次高速增长。

  事实证明,每个企业和组织一样,都有着一个诞生、成长、成熟、衰落、死亡的周期。想要跨越这个周期,就需要找到第二曲线,获得持续性增长。

  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只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突破、拓展自己的眼界、能力边界,你的人生才能越走越开阔,价值和财富才会越累越多。

  首先,初创型企业肯定是不适合考虑第二曲线的。考虑第二曲线的企业,一定是第一曲线做到极致,还想要基业长青的企业,比如阿里,定下102年企业的愿景;再比如华为,贝壳等。

  想要做百年企业,往往他们的决策都会围绕难而正确的事,比如华为研究芯片技术,贝壳将互联网引入中介服务,淘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从电商业务横跨到金融和云业务的阿里,从今日头条跃迁到抖音的字节跳动,从做亚马逊店铺到自建平台的SHEIN,哪一个不是破茧成蝶、浴血奋战出来的?

  任何一个企业在生命周期中,都不可能无限增长,一定会遇到一个极限点,只有突破这个极限点,才能实现持续性增长。

  就像张瑞敏说的,“他杀是淘汰,自杀是重生。”不想被时代淘汰,唯有自我突破这一条路。

  比如SHEIN,就大幅度解决了服装行业的痛点:库存。它以数字化打通供需两侧,先卖图片、再产衣服,以小单快返的方式,一年实现盈利收入2000亿,远超于安踏的500亿。

  比如余承东做的手机消费业务,就是华为的第二曲线。过去,华为做通信运营商,积累了很多通信行业的专利,以及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从2B业务延伸到2C业务,顺势推出手机业务就很容易。

  所以,第二曲线不是倡导无关的多元化创新,而是围绕主营业务的上下游做延展。

  嗅觉敏锐的张一鸣,很快就在内部孵化出火山、西瓜和抖音三款产品:西瓜视频对标YouTube;抖音对标Musical.ly;火山对标快手,三管齐下,砸上巨资。

  区分不清楚,就开始做第二曲线,要么是逃避式选择;要么是看到了新风口,别人赚钱,自己心动眼红,觉得机不可失,也想去分一杯羹。

  打造第二曲线,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涉及到战略、组织、人才、文化等多重因素。

  无论是重新搭团队、定目标、做规划,还是盘人才、拿结果,无疑都是很艰难的过程,极其考验企业领导者和团队的心智力量。

  在企业里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削减员工数量和管理费用,进行组织架构重组,甚至往往会涉及高管人员的更迭,而最为痛苦的是放弃原本珍爱的产品和市场。

  而能帮助一个企业走过“破局点”的关键时期的,只有顽强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就包括对新项目试错、拿结果的耐心和包容度。

  就像聚美优品刚上市时,创始团队都觉得特别骄傲,因为他们是最年轻的创业者,能够在最糟糕的时间点进入电商,还做得那么好,风光无限。但回过头看,仅十年,他们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曾有人问过他们的高管:为什么上市之后会变成这样?他说,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未雨绸缪,或者晴天修屋顶,而是过于用力去做,却加速了企业走下坡路。

  在很长一段时间,聚美优品都在不停地改进革新,因为他们感知到了风险,让整个团队绷得特别紧,一个月要出2-3个新方向,两个月就要尝试新突破。

  但对新方向、新项目,却只有少数的试错耐心和包容度,导致原本士气昂扬的团队,变得紧张、疲惫,最后活生生拖成了遗憾。

  面对寻找第二曲线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仔细拆解、小心求证,正确归因才可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试想一下,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经常鸦雀无声,大家都是按部就班、默默工作;工位上,大家只敢小声交流、窃窃私语;会议讨论时,也总是领导一个人在说,其他人都是随声附和,没态度、没看法,开会像走过场。

  开会时,大家都在踊跃、积极地发言,甚至经常为了一个业务问题,争论不休,最后需要领导协调、喊停。

  靠企业内部长期培养的人才,很难开启真正的变革,因为他的心智模式,是跟公司的心智模式完全匹配,新业务所需要的技能和心智模式,却不具备。

  这样既可以与原有业务区分开来,防止组织内耗;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推进,也可以对新业务最大化倾斜公司资源。比如,新东方做东方甄选。确定电商直播这条线后,单独成立电商公司东方甄选,由CEO孙东旭带队。虽然台前是一批转型的新东方老师,但在公司的中后台、供应链、运营和自营产品,都引入了大量的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当原有的方式、方法已经不奏效时,创新才能带来新的快速地增长。如果畏难或者懈怠,那最终只能让出现有的市场占有率,被别人颠覆。

  大企业尚且如此,我们中小企业更需要时刻警惕:不断寻找自我的第二曲线,才能走的更远。

上一篇:旅游经济学探索旅游业运行的奥秘
下一篇:研究完40个细分行业科尔尼洞察了中国大消费市场的演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