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力发展旅游“幸福产业” 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来源:火狐体育下载 日期:2024-08-13 16:01:02 浏览量:21次

  文旅融合发展既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要深刻领会、精准把握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深意和重大意义,既要站在文化高度审视旅游,也要从经济角度透视文化。学深吃透习有关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有助于认清旅游业的属性、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发展大旅游、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重大意义的战略认识和政治站位。

  当代中国旅游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是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生动见证,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契合以人为本、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执政理念。

  2013年,习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通过旅游来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体现在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消费的大幅提升。

  从历史起源和文化视角看,旅游本身是一种具有人文属性和文化内涵的精神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成为一种消费行为,进而形成一个产业。从经济学来分析,人们是通过购买旅游服务产品和服务来实现旅游或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显然,旅游消费不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消费,而是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产生的更高层次需求的消费,属于人类高级精神享受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的消费需要。

  旅游消费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消费,是人们到旅游场景中为满足好奇、求知、审美、探险、挑战等心理,通过购买旅游服务产品进行各种旅游活动,获得感官体验、娱乐身心和文化知识、自由快乐等精神享受而进行的消费行为。由于实行旅为期间人的生理需求或物质需求任旧存在,仍然要解决衣食住行购等问题,故而微观经济学把旅游消费划分为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物质消费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物质产品如交通、住宿、饮食、购物等消费。文化消费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参与游览、观赏、研修、体验、娱乐等活动购买的山水名胜、文物古迹、古今文化、民俗风情等精神产品以及服务性产品。

  这种划分其实也并非完全科学合理。比如饮食虽然是满足生理需求的物质消费,但旅途品尝当地名菜、美味佳肴、风味小吃和美酒名茶时,谁能说没获得品尝美食过程中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审美、文化、艺术等精神享受呢?在进行观光旅游过程中,网上遨游,体验“信息科技”“网络文化”,穿衣打扮,体现“服装设计”“服饰文化”,住宿客房,讲究“建筑文化”“空间设计”,购物娱乐,讲求“地方特色”“艺术品位”,如此等等,哪一个与文化艺术、精神享受没关系呢?!即便是交通出行,无论高铁还是飞机,抑或是巴士、游船,都是体验现代先进科技成就、享受工业文明成果,领略沿途风土人情、享受快速便捷服务,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行为。如果从文化经济学角度来看,处在旅游这种文化和精神活动过程中的旅游者的物质消费,其主观的消费动机和客观的消费结果,其实都属于文化范畴,理应属于文化消费。如果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那么文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文化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符号”,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创造、传播、享受文化。旅游作为高级的人类社会活动,更是百分百的文化活动,既是在交流和传播文化,也是在欣赏和享受文化,更是为了“文化人”自身更加全面的发展,以创造更高级美好的文化或“符号”。

  可见,旅游既是物质消费行为,也是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活动,但这种物质消费是为实现文化生活、满足精神享受提供基础保障,而且其中也毋庸置疑、难以分割地蕴含着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的成分。从文化的角度看,旅游消费中的物质消费的动机和结果都带有文化性和精神性,微观经济学的分类和界定,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能完全成立的;而所谓的“文化消费”或“精神消费”,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哲学来看,也是本就不复存在的,因为这种“消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因此,当我们要给出“旅游是什么”的回答时,片面地从旅游产业或旅游经济学的角度强调旅游的物质消费或经济属性,是有违旅游的本义和人文属性、文化功能的;当我们说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精神消费”时,是有悖于旅游所负有的人文属性和以文化人高尚使命的。习指出,旅游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的本义和内涵是文化的,但旅游的发展和形式是经济的,旅游的主体和本质是人的文化活动和精神享受,但并非“文化消费”或“精神消费”;因此,“旅游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而不是集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或“精神消费”于一体;“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不仅因为是“自古结合”在一起,更是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文化活动或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归根结蒂,旅游是人类探奇求知、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等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和实现方式。

  在中国当代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在增进就业、提高收入、扶贫脱困、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旅游是在解决了温饱问题、满足了物质生活基本需求后才普遍出现的。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存和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时,人们基本不可能会产生旅游的欲望。尽管古今中外,都有帝王“巡游”、权贵“宦游”、商贾“商旅”、行伍“军旅”、士子“游学”、僧道“游方”等“特殊旅游”现象,但社会性、大众化的旅游,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出现的,也是衡量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时,就会出现观光旅游的需求;当达到 6000 美元时,就会出现休闲度假的需求;当达到10000美元时,休闲旅游就会成为大众生活中的必需品。

  如果说旅游的属性主要是人文的,那么,旅游产业的属性,毋庸置疑首要的就是经济。发展旅游产业是政府、社会、企业行为,并不是旅游那样,可以是个人或某个团体。无论政府、社会还是企业,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和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运营、管理旅游业的市场主体,不管是谁,都必须以获取利润作为最大的目的。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其产业要素本身,是由景区、交通、旅行社、饭店、餐饮、演艺和商场等众多的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和大小企业构成的。经济性是旅游业的核心和本质。既然是经济属性的,那旅游业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增加收入、提高就业率、扶贫脱困、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的作用就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应有之义。

  习同志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这既是对旅游产业经济属性和社会作用的高度肯定,也为中国旅游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事实所证实。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从始至终保持增长率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发展水平,领跑其它产业,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前列,全面融入到了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据旅游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到2017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连续三年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17年旅游业对GDP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超过11%。2018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提前两年超额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5.5万亿;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2019年旅游业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

  除了拉动增长、促进消费,旅游业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能较好地解决就业这个最大的社会民生问题。旅游业不仅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高资本投入、重资产建设,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为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增加收入、保障民生发挥了生力军作用。2017年7月,国家旅游局颁布实施《“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年新增直接就业人数100万人左右,到2020年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由“十二五”末的2798万人增加到3300万人的发展目标。据统计,2018年中国旅游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总额为8240万个,实际直接就业2826万人,加上间接就业人数,实际总共就业达到799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2019年,全国旅游业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同比略低,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这个就业水平与旅游经济在全国GDP总量的占比基本一致,可谓十分天下有其一。如此庞大的就业规模和人口占比,在一个14亿人口大国对解决民生、保障生活、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习对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不仅格外的重视,而且在地方施政实践中创造了成功案例。习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如果市场趋于饱和,要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旅游,要正确地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的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习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穷的地方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要“相得益彰”。

  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指标,代表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强调,是对旅游发展从个体到大众、从特殊阶层到全民社会这一历史性转换和提升的科学判断。

  事实上,我国当代旅游业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和辉煌历程,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带给人民群众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善。一方面,旅游业经历了从“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希望产业”到“支柱产业”“绿色产业”“幸福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产业体系、旅游消费和市场规模一直在升级扩大,迅速从旅游小国发展跃居为世界旅游大国。另一方面,伴随国家经济包括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日益改善,消费水准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加入到旅游消费大军,继而促进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消费、旅游人次多年保持高增长,旅游市场达到数万亿规模,国内游多年双位数增长。2012年-2017年国内游消费年复合增速为15.0%,连续多年呈现双位数增长;2017年国内游达50亿人次,全年旅游消费达到3.9万亿元;中国居民出境旅游达1.43亿人次,全年旅游消费达到1152亿美元。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8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5%,与此同时恩格尔系数降至 28.4%,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服务消费支出持续上升,年人均出游达到4次,63% 的国民每年在旅游上的消费超过万元,56% 的国民旅游花费占生活总消费的 20% 以上。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1万美元,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旅游度假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刚需,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事关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的“幸福产业”。

  旅游既是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的必然结果,更是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对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必然要求。这种需求不仅建立在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充裕的财富积累上,更建立在人类对美好生活永无止境的追求上。人民生活水准和质量高低,不能光看是否有条件旅游,更要看是否能在旅游中获得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这在逻辑关系上,比“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递进了一个层面。

  习指出,发展旅游经济,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旅游业既是体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也是满足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需求、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更是自觉践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执政理念和发展观的生动诠释。

  当前,在编制“十四五”规划中,要广开言路、开门纳策,广泛开展网上建言献策,问计于民,倾听百姓心声,回应社会诉求,让群众参与国家大事,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和宪法权利。“十四五”规划是否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否满足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心所向往和根本利益,最终也要让人民来评判和打分,归根结底要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来检验和评价。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魅力经济的“幸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能否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能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美好幸福生活品质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逐步的提升。五年规划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无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不同、阶段不一,规划也不断迭代提升,但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如一,绝不会改变,“十四五”规划也不例外。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慢慢地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意识,坚持走群众路线,站在人民立场上谋划“十四五”规划,是一切文化旅游工作的立足点、基准线,是每一个党政干部应有的政治自觉和政治站位。

  (作者系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发展的策略和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高端智库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上一篇:2024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招聘